作为人类体坛的盛会,奥运会与中国虽早有交往,却几多波折。直到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时候,奥运会才全面进入中国公众的视野。
当时,世界范围内的冷战尚未结束,奥运会不幸正经历着“抵制”风波:1980年,因前苏联出兵阿富汗,以美国为代表的许多国家抵制了在莫斯科举行的第22届奥运会;作为报复,前苏联和一些国家则抵制了1984年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23届奥运会。
这是奥运会留给我的最初印象。在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斗争中,体育固然难以独善其身,但为“抵制”付出最大代价的,却是青春短暂的运动员。此后,颇受争议的“抵制”日渐式微,更能体现奥运宗旨和精神的口号得以彰显,那就是“和平、友谊、进步”,“更快、更高、更强”。
1980年,中国体育代表团第一次参加冬季奥运会,因实力不足,差距较大,几乎没有什么影响;但是4年后,在洛杉矶夏季奥运会上,中国健儿却一鸣惊人,夺得15枚金牌,震惊国际体坛。
随同中国健儿走出国门、走向奥运的国内各大媒体,也搭上了奥运班车,通过报刊、广播、电视传播奥运盛况,让沐浴着改革开放春风的中国人见识了奥运会的精彩绝伦,感受到运动员的精神力量。尤其是射击选手许海峰在洛杉矶奥运会上枪击“零蛋”,为中国夺得首枚奥运金牌的瞬间,成为一代人永久的记忆。
《解放军报》加盟奥运报道也是在那个时期。1984年,报社派文化处负责人刘绍荫远赴巴尔干半岛,在萨拉热窝采访了第14届冬季奥运会;1988年又派我和张挺赴汉城,采访第24届夏季奥运会。此后,奥运报道成为本报体育报道的重头戏。从亚特兰大到伦敦,先后有范江怀、马越舟、刘化迪、柴华出国采访夏奥会;从阿尔贝维尔到索契,采访过冬奥会的除了我以外,还有雷利民、高吉全、田源、柴华、解玉秀和张天南;至于参与采访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记者就更多了。
军报的受众主体是青年官兵,激荡在他们身上的血气方刚、争强好胜、爱国为民、崇尚荣誉的军人品性,与奥运赛场所彰显的体育精神正好对路,所以他们关注奥运、喜欢奥运。为了满足他们的需求,尽力在军报这个平台上展示健儿风采,弘扬奥运精神,激励官兵士气,实在是我们的荣幸。